导读:目前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毛囊皮脂腺内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增加、在炎症介质等的作用下出现炎症反应 皮脂分
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毛囊皮脂腺内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增加、在炎症介质等的作用下出现炎症反应
皮脂分泌增加
目前至少有3种证据支持痤疮与皮脂分泌率增加相关
2——6岁儿童皮脂分泌极少或者无分泌时不会出现痤疮
相反,一些小于6个月的婴儿在皮脂大量存在的短期内会出现痤疮;
痤疮患者的平均皮脂分泌率高于无痤疮人群;
减少皮脂分泌通常可以改善痤疮。
皮脂腺被视为第二个性器官,其活性主要依赖于性腺或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
其中活性最强的为睾酮和二氢睾酮(DHT)然而,皮脂腺的分泌活性强弱并不单纯地取决于睾酮水平的高低。
譬如,睾酮的血中浓度高低并不与皮脂腺的分泌活性弱相平行,说明皮脂腺本身所具有的将睾酮转换为二氢睾酮的能力在调节皮脂分泌功能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活性相对较弱的肾上腺性雄激素---脱氢表雄酮(DHEAS)可通过在皮脂腺内转化为睾酮而发挥较强的调节皮脂腺活性的作用。
皮脂腺内有能够将脱氢表雄酮转换为活性更强的雄激素所需要的酶,其中包括1型5α-还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