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五、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在松胯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时,将两肩井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塌,周身骨节放松,心气沉入丹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至
五、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在松胯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时,将两肩井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塌,周身骨节放松,心气沉入丹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至涌泉,全身贯通,劲达四梢。
沉肩坠肘与含胸塌腰要相互一致只有沉肩才能坠肘,只有含胸才可塌腰,只有含胸塌腰才能沉肩坠肘。否则,无法使周身之劲合为一体,运动时上下不随,内外不合,血气不畅。
《拳论》说:“打拳运动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左右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胳膊如在肩上挂着一般。”“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于用。”讲的都是沉肩坠肘的基本要领。
两肩要松下,不松上下身僵直,气脉不通,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无法完成。但松肩不是丢肩,丢肩则不是精神;更不可耸肩,耸肩气血不涌,中气不能通达四梢。故《拳论》说:“肩塌下,不可架起来。”又说:“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毕即松,不送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宜松则松。每势毕,胸向前合,两肩彼此相呼应。”
成势时,沉肩坠肘,含胸塌腰,膝盖与肘尖上下相对,使外三合与内三合紧密配合,全身呼应合住劲,天长日久,功夫自成。
六、以意行气
以意行气是指气受意的指挥,在体内运行,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为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意到气到。以意行气,用意不要拙力,在太极拳最重要的特征。正如《拳论》所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能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以意行气中的气,是指“内气”并非一般所说用的肺呼吸的空气。内气又称元气,正气,先天之气,从母胎中带来,演练太极,就是为了让内气出现并吸取空气中的清气,五谷杂粮精微之气合为一体形成浩然之气。
虽然练太极要以意行气,但初练者意与气还没有达到高度协调,必须经过以意行气,以气催形的温长过程。达到以气催形,形气结合阶段时,也不可只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要把意注入动作中,否则就是神态呆滞,气不仅不能畅通,而且会造成气势散漫的错误,使意气具蒙其害。所以《拳论》说:“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效果。可以说,太极拳所有的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内气出现和以意运气。
由于太极拳是意气运动,所以久练则精神集中,周身遍布脆劲,灵劲,只要意到,便可做出迅速反应,对突然而来的刺激,也会做出敏感,准确的相应动作,免受损害。到了时候,就到了神明阶段,以意运气可以随心所欲。
七、上下相随
陈式太极拳劲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肢,周身心须上下相随,一气贯通。由腿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达于四肢。“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手,眼,身法,步一齐俱到,缺一不可。
上下相随必须注意以手为引领,而手又全在于手掌,手指中从穴领其周身运动,手到之处,足必相随,中间胸腹自然也随手足变化而运动,上下一体,一气相连,说动一起动,说停一起停,将顶,裆心,眼,耳,手,足,腰八体紧密结合,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机灵敏,缓急相将,正可谓“击首尾运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罗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初学者动作不熟,容易顾此失彼,顾上不顾下,顾下不顾上,必须加强训练,使之协调一致,同时还要注意分清虚实,特别是左手虚右手实,右手虚左手实,左脚虚右脚实,右脚虚左脚实,左手虚与右脚实,右脚虚与左手实,相互配合,以意运气,以气运形,练出灵劲,周身才有真正的上下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