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黄曲霉毒素,这个化学名词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质中毒性名列第一。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
它是怎么产生的?一般藏在哪?应该如何远离?小编特邀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教授蔺新英一一解答。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M1M2等二十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最常见,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氰化钾是人们熟知的剧毒物,沾上一点就可能丧命,而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它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一次性大量摄入,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诱发肝癌、胃癌、肾癌、直肠癌等,还可能导致畸胎。
在温度25℃~32℃、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能很快分泌毒素。因此,它在温度高又非常潮湿的南方地区更常见。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最喜欢“住”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种子内,比如谷物、油料作物和坚果等,其中最易受污染的农作物是玉米、花生、核桃和棉籽,其次为大米、小麦 和豆类等。自制发酵食品和食用油中也曾发现黄曲霉毒素,被污染的多为压榨花生油。
如果黄曲霉毒素B1经饲料进入牛的体内,会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并存在于牛的乳汁中,导致用其加工的奶及奶制品中出现黄曲霉毒素M1污染,但其毒性程度比B1小得多。黄曲霉毒素的“生命力”极强,非常耐热,即使用100℃的温度灭菌20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
它还不易溶解在水中,一般的烹调加工不能将其破坏。不过,如果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记住下面这个“三字经”,就能有效避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