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数十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意识到血缘在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处于一个多么重要的地位时,他们就开始了以族群为基本形态的存在方式;当他们在同一个图腾
当数十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意识到血缘在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处于一个多么重要的地位时,他们就开始了以族群为基本形态的存在方式;当他们在同一个图腾的召唤之下,并被赋予集体力量的时候,他们开始努力地维系这个拥有共同信仰和共同姓氏的集体。
从对单个的自身血脉传承的认知,扩展至氏族社会的概念,这条血脉之线延展得更长远,也更有生命力。在面对自然灾难和异族相争的时候,这个由血脉贯穿的集体便以一种强大的合力拼搏、抗争,以相互支撑和联合的姿态面对。
人类在划分彼此的时候,又以不同数量的形式联系在一起,面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包括山川河流、草木石土、凶禽猛兽,还有异族之神的力量(人格化的自然物或虚拟形象),无不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或强或弱地体现着,作为个体的人,显然无法与这些庞大的力量抗衡。于是,借助血脉联合的力量、自然和超自然(神、祖先之灵)的力量,人类凭借着这些现实与想象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
拜寄,这种在中国民间流行的风俗,便是借助、联合自然与社会之力量的直接体现。拜寄在中国北方也称“认干亲”、“打干亲”,南方多称为“认寄父”、“认寄母”、“拉干爹”等,其实也就是孩子认干爸干妈,往俗里说就是攀亲戚,按行为特征来说,它是一种民间的保育习俗。与孩子拜寄干爸干妈相对应的,便是成年人收养义子,这种行为可能是主动的认养,也有可能是接受了对方的拜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