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李医生说,在临床中发现,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往往反映一些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
李医生说,在临床中发现,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往往反映一些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
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来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循循善诱,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
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玩,一起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 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有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时就要尽早矫治。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边拉开,这样可能会无形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强迫经常跟极端焦虑有关。另一方面,咬指甲经常伴随着压力--有这种行为的人是因为想这样做,而不是知道一段时间后对身体有害还去做。尽管有强迫症的人似乎更有咬指甲的几率,他们似乎有不同的紊乱。
最近心理学家得出一个咬指甲更可行的理论:它能够提供暂时的逃离,分散注意力,或者是快乐、痛苦中的放松。
门泽尔指出许多人当他们在刺激下(也就是心烦的时候)或者是刺激过大(压力多大或者过于兴奋)会有咬指甲的冲动。
他说,“这种行为给他们鼓舞,当他们刺激过大,确实会帮助他们冷静下来。”
就像尼古丁一样,这种观点就是咬指甲有两阶段的功效:既能在特定状况下鼓舞人,又能够让他人放松。
还没有证明,但是对那些总是花时间咬指甲的人来说,这个解释听起来很正确--最近由莎拉·罗伯茨和其他研究者在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点证据。
咬指甲能够提供暂时的逃离,分散注意力或者放松。
结语:看了上面的这篇文章你是不是已经对咬指甲的危害有所了解了,尽量避免咬指甲的几率,因为指甲里面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经常咬指甲的话,那么是很不卫生的,很容易导致病从口入。